《漫长的季节》是近年来少有的高分悬疑剧,豆瓣开分是9分,大结局一出,已经升到了9.5分,如今稍稍回落,稳定在9.4分。


(资料图)

论口碑,《漫长的季节》远远超越了《隐秘的角落》,也就两三年而已,辛爽硬气地超越了他自己。

论热度,《漫长的季节》却没有像《隐秘的角落》那样大爆。看豆瓣的打分,《漫长的季节》有34万多人打分,而《隐秘的角落》超过百万。

不排除因为高口碑而带来的长尾效应,但至少在短期来看,《漫长的季节》不如《隐秘的角落》上线时那般的火爆。

不可否认,《漫长的季节》质量是真的好,是可以成为经典剧集的优秀之作,那么它为什么没有像《隐秘的角落》当年那样的火爆呢?

1、开篇:“娓娓道来”讲故事,还是“石破天惊”爆大料?

想必大家都对《隐秘的角落》的开篇印象深刻。

温文尔雅的女婿张东升,一把将岳父岳母两位老人推下悬崖。

这一幕恰恰被3个小孩无意中给录了下来。

3个白鸽一样纯洁无瑕的小孩,一没报案,二没告诉家长,反过来找到张东升敲诈勒索30万。

剧集一上来就是走的“石破天惊爆大料”的路子。

几乎可以说,是个人都能被这样的开头所吸引住。

在《漫长的季节》中,导演辛爽放弃了这个路子,做了新的开篇尝试。

一个老年与一个中年出租车司机的组合,由假牌车撞人事件,寻找被撞人,从而展开了故事。

显然,这 “娓娓道来”的叙事不如“石破天惊爆大料”那么的劲爆。

有的观众已经在嫌节奏太慢了,其实这慢节奏也是导演有意为之,符合这部剧本身的气质格调。

《隐秘的角落》的开篇,上来就能抓住大批的观众,而《漫长的季节》的开篇,则可能只会对部分观众产生吸引力。

前者的路数,更具爆款的潜质,上来放大招,夺人眼目,而且做得非常成功。

后者则是不疾不徐,娓娓道来,渐渐地引人入胜,而没有上来就给爆点。

从开篇吸引人的效果来看,《隐秘的角落》的确更劲爆更讨巧,更能一下子抓住观众的眼球。

2、情绪:但凡爆款,必定深深切中过大众情绪

《隐秘的角落》播出之后,随之火遍全网的是一些台词,比如“一起爬山吗”,“你看我还有没有机会”。

这些热词流行的背后,是集体被引发的大众情绪。

但凡大爆款,必定都曾如此深切地击中过大众情绪。

张东升这个角色有着复杂的人设与身份,凤凰男,老实人,少年宫老师,赘婿,高智商犯罪,黑化,杀妻。

他的每一个身份标签,都有着较高的话题热度,就连他在家里才敢露出的“秃头”,也以其鲜明的形象特征,引起大家的格外关注。

妻子出轨,决绝地要与他离婚,他不甘心失去一切,于是温吞好人彻底黑化,杀害了岳父母,最后还对妻子痛下杀手。

这样的暗黑人设,其实在现实中也有对应,比如2018年的泰国杀妻事件。

少年朱朝阳的黑化倾向,则与张东升的犯罪事实一暗一明,形成了对应。

它把藏在人心隐秘的角落里的那点事,通过这一个中年与一个少年的明暗对应,徐徐揭示出来。

这样的荧幕形象,其实并不招人讨厌,观众反而可能会很喜欢这样的疯批角色。

其实张东升的处境,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身边的人,比如经济情况不如妻子的中年丈夫,在妻子家族备受歧视的男人,温和善良对谁都挺好但不被重视的人,婚姻经营失败即将失去一切的中年人,等等。

剧中人物的现实处境,代表了一种较为普遍的处境,更能引发人们的关注,激发某种深层的情绪共鸣。

与之相比,《漫长的季节》中所展示的这一批人,除了龚彪这种中年油腻男,有些典型的特征之外,重要角色则没有能让当今的人们有强烈代入感的身份标签。

而龚彪这个人物身上,又带着一种浪漫的气息,一种如梦似幻不在状态的游离感,他敢于戴绿帽也要娶自己喜欢的女人,妻子提离婚时他会主动净身出户洒脱放手,这种人物气质带着股浪漫主义色彩,让人神往,但却又有着距离感。

王响的“轴”与“老派”,沈默的“悲”与“狠”,人物身上的悲剧色彩,其实都与当下的社会语境产生了一定的距离,不像《隐秘的角落》那般能一举激发大众化情绪。

3、内涵:抬高的观剧门槛,多线并行,平淡开场,内有洞天

不得不承认《漫长的季节》其实是有着较高的观剧门槛的,能欣赏到《隐秘的角落》的犀利与爽感的观众,未必能欣赏到《漫长的季节》里混杂着现实与超现实,隔着时代的叙事、浪漫主义与悲剧色彩,宿命感与荒诞感,以及喜剧色彩的戏谑与升华。

开篇时它甚至是有点平平无奇的,但却真切地高精度复现了那个时代,又靠着范伟与秦昊这样的演技派,撑起了一个津津有味的开头。

越是往后面的叙事,越是精彩洞开,平时铺设了3条时间线,打乱了时空顺序穿插叙事,既设置了悬念,也做足了剧情铺垫,一直到第10集,三下五除二疾风骤雨般骤然倒出了真相。

按理说,对于一个悬疑剧,第10集已经差不多算是揭了老底,可以做大结局了。

然而,忽然来了一个1小时47分钟电影般长度的第11集,似乎有点儿那么不着边际,但又酣畅淋漓。

导演好像在放飞自我,又呼出了观众的心声,仿佛有着浓厚的宿命论色彩,但又带着荒诞感喜剧性地解构掉。

既“悲”,又“喜”,既潇洒又落魄,既深情又放手,既落入命运的圈套,又能乐呵地一笔勾销。

第12集一出,困住主角18年的最后一个谜底揭晓,既有情绪的爆发,又有宿怨的和解,一场雪,见证了每一个小人物的悲喜时刻,那一场雪,他们都见过了。

每一个人,都将走向生命的终点,或早或晚。

王响对着年轻气盛意气风发的自己喊道:往前看,别回头!

其实是喊给每一个曾被过往困住了的人。

再漫长的季节,终有结束的一天,一场漫天的大雪,结束了那个动荡的秋天,洗刷一切罪孽,涤荡世间污浊。

4、气质:老派、浪漫、质朴,悲剧色彩中同样映射出人性光辉

《隐秘的角落》,剧如其名,展示了人心中那弯弯绕绕见不得光的隐秘角落。

观众对高智商犯罪的张东升并不反感,这种带着暗黑属性的疯批人物,很现代性,在影视剧中颇有市场。

但沈默与张东升这个人物有着本质的不同,沈默来自那个老时代,她不是现代性的疯批角色,而是一个有着悲剧生命底色的苦命人。

她虽然也有暗黑属性,出手狠辣决绝,但她是被动至此的,而不是张东升这般精心预谋的高智商犯罪。

所以她会杀港商,杀殷红,但她绝不会杀王阳,因为王阳是她生命中的暖色,她遵循的也是老派的价值观,怎么会杀王阳呢?

王阳与傅卫军,都是她的亲人。她本要了结此生了,王阳一命换她一命,所以她才有了理由务必要活下去,哪怕活得如此憔悴疲惫。

沈默虽然逃亡在外18年,但她实际上并未得到新生,她身负血案,已陷入黑暗之中,又失去给予她光亮的人,一生也只能困在这黑暗里了。

《漫长的季节》与《隐秘的角落》这两部剧集在气质上有着本质的不同。

如果说《隐秘的角落》带着浓郁的暗黑气质,那么《漫长的季节》则是质朴的浪漫,悲情中带着温度,悲剧中还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漫长的季节》是隔着时代的距离,展现出的是老派的价值观,比如王响身上很强的道德感,正直善良,成人之美,比如龚彪的敢爱敢恨、潇洒放手,比如马德胜的一腔正义挥拳向恶棍。

这里更有许许多多闪现的人性光辉,比如王响一家的亲情温暖,沈默与傅卫军姐弟俩的相依为命,王阳对沈默的甜蜜初恋。

就连龚彪与丽茹这一辈子都没过明白的日子,竟也流淌着脉脉温情,丽茹在龚彪的尸首前努力地笑,因为龚彪喜欢看她笑,笑到后来还是忍不住地哭,这辈子都没过明白的日子,要不咱下辈子再试试?

《漫长的季节》开端平缓,徐徐图之,再往后,别有洞天,后劲很大。这是一部值得二刷、三刷的优秀剧作,考虑到高口碑带来的长尾效应,《漫长的季节》后续或将会吸引更多的观众,成为影视剧中的经典之作。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