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已经超过胃癌,排名第二,在全球范围内,结直肠癌死亡率也高居第二,仅次于肺癌。2022年,湖南省癌症防治中心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也显示,从2015年到2019年,湖南省结直肠癌中标死亡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2023年4月15日-21日是第29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湖南省中医院)肿瘤血液科主任、主任医师曹文提醒,结直肠癌的发生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十分相关,过度摄入酒精、过多摄入高脂肪、红肉等都是罹患肠癌的高危因素。

小伙腹泻被确诊肠癌 警惕这些身体信号


(相关资料图)

今年23岁的小何是一名货车司机,大约半年前,他开始出现腹胀、腹痛、便秘与腹泻交替等症状,当时他只以为是“吃坏了肚子”,并没有到医院就诊。近两个月来,小何的症状逐渐加重,有时一天就要腹泻七、八次,左腹部还能摸到一个鸡蛋大小的硬块。

半个月前,小何来到了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胃肠外科就诊,医生查体发现,小何的左腹部有一枚大小约3cm×5cm的包块,经肠镜和病理检查,诊断为乙状结肠腺癌(进展期)。

“吃坏肚子,一般是急性胃肠炎所致,只要去除病因,纠正生理功能紊乱,腹泻便秘便会痊愈。但需要注意,腹泻、腹痛、便秘也是肠癌的主要临床表现”,曹文表示,如果长期慢性腹泻,或者腹泻与便秘交替,则要警惕肠癌的发生。

此外,肠癌多表现为血便或粪便隐血阳性,而这与痔疮便血极其容易混淆,大家可以通过便血颜色、便血量等来进行分辨。一般来说,肠癌导致的便血通常为血液和大便混杂,呈现暗红色血便、黑便等,痔疮导致的出血通常为鲜红色血液;肠癌便血量偏少,而痔疮便血量偏多,表现为便后滴血或喷射性出血。

“当出现排便习惯、粪便性状改变,腹痛、直肠及腹部肿块,及贫血、低热、消瘦等全身症状时必须要重视,尽早到医院进行检查。”

肠癌需手术治疗 注意术后恢复3个误区

肠癌共分为四期,一、二、三期可以通过手术治疗,一期肠癌5年生存率90%,二期为70~80%,三期为50~60%,四期为5~10%。经过早期发现确诊肠癌后,经过手术治疗,及时对癌变部位进行切除,没有不良预后,则可实现长期生存。

曹文表示,许多患者手术后在饮食、运动上往往容易走入以下三个误区:

误区一:术后不能吃“发物”。实际上,“发物”是一个流行于民间的词汇,其定义模糊。中医并没有癌症患者忌食“发物”的说法,而是强调要根据患者的自身状况选择合适的食物进行调护,即辨证施食,因证忌口。

误区二:术后要大补。对于,肠癌术后的患者,很多家人都会给他们做很多滋补的食物或者用上各种补药。实际上,肠道是空腔脏器,术中出血量不会很多,肠癌术后恢复的关键是尽早恢复肠道蠕动,没有必要大补。

误区三:术后禁止运动。事实上,肠癌术后如果完全恢复,应循序渐进地增加运动量,动则有益。剧烈运动不完全禁止,看每个人的耐受力,如果是年纪较大的患者,特别是65岁以上的老人,不建议剧烈运动。

曹文提醒,肠癌患者手术后,如果术后需要做辅助化疗,需要多补充营养物质,制造血细胞,更好地完成化疗,如果不需要化疗,建议适当改变以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肉、糖、脂肪类食物,增加果蔬等纤维含量高的食物摄入。

这些生活习惯导致肠癌高发 这4点可预防

案例中的小何才23岁,为何会患上肠癌呢?原来,小何几乎每天都要抽半包烟,经常喝碳酸饮料,还特别爱吃火鸡面、烧烤等辛辣、刺激的食物,平时很少运动,熬夜更是家常便饭。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往往容易诱发肠癌的发生,这也是肠癌发病人群趋向年轻化的重要原因”,曹文表示,辛辣、熬夜、喝饮料会导致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紊乱,过度摄入酒精会使肠道受到持续的刺激,过多摄入高脂肪、红肉等食物会导致饱和脂肪酸停留在直肠的时间较长,这些生活习惯都与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此外,膳食纤维不足或患有长期慢性腹泻、慢性便秘、慢性阑尾炎、慢性胆囊炎,炎症性肠病及有肠癌遗传家族史的人也都是肠癌的高危人群。

那么,在生活中,应该如何预防肠癌的发生呢?曹文给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建议多吃含纤维丰富的食物,比如蔬菜、水果和谷类,选择优质蛋白饮食,少吃脂肪和油脂的食物。

2、保持规律的排便习惯。慢性腹泻、慢性便秘都是发生肠癌的高危因素,也预示这部分人肠道微生态是紊乱的,应保持定期规律排便。

3、戒烟、戒酒,坚持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

4、定期体检。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50岁以上人群每年定期复查一次肠镜。针对有息肉的人群,可以在做肠镜时处理掉息肉,有效预防肠癌的发生。如果第一年做肠镜发现息肉摘除后,第二年必须再做一次,如果没有,可以隔3年再复查。

相关链接

为提高群众防癌抗癌的意识,加强群众对肿瘤的理解和认识,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湖南省中医院)将于4月17日组织肿瘤血液科、普通外科、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等多科室,联合开展专家义诊活动,为市民朋友免费测血糖、抽血查AFP、CEA等,并开展肿瘤防治健康讲座;并于4月19日与北京微爱公益基金会在长沙市东澜湾小区联合开展健康公益早筛暨中医药专项行动进社区之科学防癌健康指导与专家义诊活动,现场为大家提供B超检测、骨密度检测、眼底视网膜AI检测及耳穴压豆、敷贴等中医特色护理服务,欢迎有需求的市民朋友前来参加。

通讯员陶艳 刘丹

推荐内容